健康從腳開始/鞋子、鞋墊與腳的愛恨情仇

在足踝外科的治療中,腳痛常要做的第一件事叫shoes modification,也就是換鞋子。 換鞋子是治療的第一步,對一些輕微的腳痛或變形,這也是沒錯。不過接下來,要換比較軟,或是比較硬?比較寬、比較窄?或是比較高跟、比較平底的鞋子?需要弄個鞋墊嗎?還是換成拖鞋或是涼鞋? 腳痛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我要提醒大家,鞋子只是一個工具,不要奢想它會矯正你的腳從此變為正常,頂多它可以改善或減低你的疼痛、幫助走路而已。然而當你覺得有莫名其妙的腳痛時,應該小心,因為它可能是某種異常,自己去買雙鞋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可能還會延誤治療。 可是商業廣告把它太簡單化、傳奇化,非黑即白地誘導大眾。例如有氣墊鞋廣告說:「只要穿我們的氣墊鞋,就……」其實氣墊鞋對有些人是有害的;或是「只要穿我們的足弓墊,就……」足弓墊對有些人也是有害的。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有關腳的問題從來就沒有簡單的答案。 曾有家長問我說:「這小孩的腳會這樣,是不是因為他走路姿勢不正確的關係?」我心想:哪有什麼正確的姿勢呢?這孩子是為了適應他的筋很緊、或是骨頭排列問題,而產生出一個怪異的姿勢讓他可以走路,而所謂的正確姿勢,反而不會走路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幫他找出真正的原因。 每個人步態都不同,沒有正常模式 我在日本研究時,看到教授們在做步態足底壓力的檢查,我問教授:「你做這麼多的步態檢查,臨床上的效用上怎麼樣?」他說:「沒有什麼效用。」 我追問:「為什麼還要做? 」他說:「雖然臨床上沒有什麼效用,不過可以用於研究上。」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 每個人的步態都不一樣,而且這種差異性大到我們找不到一個完全正常的模式。所以如何正確選鞋、穿鞋,都是一門學問。 多年前一個由美國專業單位發表 選鞋十大注意事項 可供參考,說的是一般通則。今天我要從足踝專科角度,先釐清痛腳與鞋子的諸多迷思,再幫忙大家建立正確的觀念。 釐清痛腳與鞋子的諸多迷思 Q1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 當腳變形或有不穩定的狀況,比如腳往內傾斜或往外傾斜很嚴重,如同腰塌陷的人睡很軟的床,腰會塌陷得更厲害,腰就會更痛。鞋子也是一樣, 如果你的腳已經內傾或外傾,當你穿更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