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0的文章

拇指外翻不是高跟鞋的錯!女性發生率竟是男性10倍!

圖片
姆指外翻不是只有穿高跟鞋才會造成 遺傳和肌肉無力也會造成姆指外翻 女性更是男性的10倍 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youtu.be/YQsHGcdRx8E

這4個NG習慣 偷走你的鈣質

圖片
通常年過35歲,骨質流失的速度會比製造的快,若沒有適度補充鈣質,年老時很容易罹患骨質疏鬆。若你是久坐不運動的中年上班族、年長者、更年期婦女等易流失鈣質的高危險群,就要特別要小心這4個NG習慣,正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鈣。 「鈣質在體內扮演多元的角色,除了維持骨骼強健外 ,鈣質還負責調節身體肌肉、維持血液中電解值濃度」,新光醫院營養師蘇妍臣表示,若體內的鈣質不足,不僅容易骨質疏鬆,抽筋、疲勞,甚至連腿不寧症候群,都會紛紛找上門。 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的鈣質攝取量為1000毫克,雖然牛奶、起司、優酪乳等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質,但並不是每一口吃進肚中的鈣質,都能被身體吸收,餐餐大魚大肉、碳酸飲料喝不停這些NG習慣,都會影響鈣質吸收率。 尤其若是工時長的久坐中年上班族,沒時間曬太陽又缺乏運動,或是停經後的婦女,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骨質流失的速度比一般人還要快,更需要注意以下這4個容易偷走鈣質的NG習慣。 NG習慣1/進入更年期,卻捨不得戒咖啡 從流行病學資料來看,過去研究發現,對於20~50歲的女性來說,咖啡因的攝取和骨質流失、骨折發生率並無相關,但如果 年長女性經常每天飲用4杯以上的咖啡,且有抽菸習慣的話,就很可能影響骨質密度 。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認為,年長者喝過量咖啡可能與 骨質疏鬆症 有關,但如果適量補充鈣質,則可忽略這種影響。  NG習慣2/餐餐大魚大肉,無肉不歡 通常35歲過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會比製造的快,使得骨質密度逐漸下降,這個正常的骨質減少稱為「骨質缺乏」。 「但若你是餐餐大魚大肉、飲食不均衡的人,很容易因為攝取過多蛋白質食物,加速鈣質流失的速度,」蘇妍臣指出,蛋白質食物的磷含量通常較高,當攝取過多高蛋白食物,身體會從尿液排出過多磷,磷排出的過程中,會連同鈣質一起排出,若血液中鈣質不夠,便會取用骨頭中的鈣,因此增加鈣質的流失量。 (圖說:蛋白質食物的磷含量通常較高,攝取過多高蛋白食物,會加速鈣質流失的速度。) NG習慣3/一箭雙鵰,想同時補鈣又補鐵 「若想同時補鈣又補鐵,鈣質無法有效被吸收,」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課長蔡一賢指出,體內負責運送鈣質與鐵質致細胞中的司機相同,若同時吃進鐵質及鈣質,司機會競相運送,影響鈣質吸收率,建議最好是一餐吃高鈣食物,一餐吃高鐵食物,交錯吃才

眼睛發紅流血竟是天氣惹禍!醫師警告:小心這些症狀否則中風機率高3成!

圖片
近日溫差較大,除了有三高問題的人需要提高警覺,醫師提醒,眼睛也會因為血管彈性不好,受刺激而出現爆血管、甚至流「血淚」的問題,這也就是所謂的結膜下出血,雖然只要休息就可以痊癒,但是出現這樣症狀的人,在3年內的中風風險會提高3成,仍要謹慎看待。 41歲吳小姐,騎機車下班時有遭到冷風吹襲,晚上發現左眼眼白內出現出血狀況,小孩還驚叫眼睛流血了,吳小姐本來認為休息一晚應該就會好轉,結果隔天仍然沒有散去,擔心是不是有中風前兆,趕緊請假半天到眼科就醫檢查。 經童綜合醫院眼科李光洲醫師檢查後,視力正常,確認患者是因為突然天氣變冷,造成眼睛微血管破裂的「急性眼結膜下出血」,造成眼白處出現血塊情形,開立眼藥水早晚使用,並囑咐多休息避免過度用眼,三天左右即慢慢痊癒。  眼結膜下出血跟「火氣大」有關,季節轉換時容易發生  李光洲表示,春天天氣變化多端,常常遇到忽冷忽熱的氣溫改變,除了容易罹患感冒外,眼睛也常因為血管彈性收縮不好、遇到刺激而發生血管破裂情形,通常會自行慢慢痊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蔡景耀表示,會出現表淺血管出血,一般認為和中醫所說的火氣大有關係,包括體內太燥熱、睡不好,雖然模樣看來嚇人,但不會造成視力傷害,通常是虛驚一場。但建議還是要由專業眼科醫師檢查評估病況,尤其有慢性疾病患者更要特別小心。  結膜下出血可能提高33%中風機率  雖然醫師都表示一時的眼結膜下出血沒有關係,但是根據統計,這一類型的人,未來中風的機會較高。  北醫附設醫院、台北醫學大學等醫學單位,曾針對結膜下出血提出研究報告,研究比對2002~2006年的17349名結膜下出血患者,以及86745名沒有結膜下出血症狀的民眾資料。 結果顯示,有結膜下出血症狀的人,3年內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33%。因此可以將這個問題視為一個警訊,加強身體素質的管理。    出血合併3種症狀,就需要配合就醫  一般狀況下,結膜下出血通常不需要就醫,但如有以下情形,還是要盡速讓專業眼科醫生診斷與治療:  1.眼部外傷引起的結膜下出血  2.伴隨搔癢、發燒等其他症狀  3.不斷重複發生的結膜下出血  醫師也指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血管壁容易發生病變,當咳嗽、便秘時出力、揉眼睛,都比一般人更容易讓眼部微血管破裂,甚至有失明危機。 因此若反覆發生結膜下出血,建議就醫

夾腳拖恐致腳踝錯位!「6種地雷鞋型」曝光...你穿對了嗎?

圖片
穿一雙適合自己且舒服的鞋子,不僅能維持腳部的健康,更能讓你活久一點 你有穿對鞋子嗎?想讓身體維持健康,不只需要擁有良好的飲食方式、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更重要的是,要穿一雙能讓自己感到舒適的鞋子。對此,國外網站 《Bright Side》 就整理出6種會不知不覺傷害身體健康的鞋子類型,其中夾腳拖竟會造成腳踝錯位,而過軟、過輕的布鞋也會導致雙腳承受壓力! 6種會在無形中傷害身體健康的鞋子類型: 1.尖頭鞋 如果你的腳比較寬,那麼尖頭鞋絕對不適合你!因為尖頭鞋太緊了,會對腳趾造成極大的壓力,長期穿尖頭鞋會導致神經疼痛和長水泡。假如你真的逼不得已一定要穿尖頭鞋,購買前一定要記得先試穿,這樣才能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舒不舒適。 2.夾腳拖 不管是在炎熱的夏天,或是去海邊玩,絕對少不了的就是夾腳拖,但你知道嗎?其實穿夾腳拖所帶來的舒適感很低,因為夾腳拖會導致腳趾間磨擦並進而帶來皮膚受傷。 此外, 長期穿夾腳拖嚴重可能會造成腳踝和膝蓋「不對稱」,這是因為當你穿夾腳拖時,你的雙腳沒有獲得正確、足夠的支撐,而且你的雙腳會更容易感到疲勞,夾腳拖也會越穿越難穿。 ▲常穿夾腳拖會導致膝蓋和腳踝不對稱,而且越穿腳會越不舒服。(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3.高跟鞋 對女生來說,高跟鞋具有一種難以抵擋的魅力,雖然穿上高跟鞋可能會讓你變的更有吸引力,但事實上,高跟鞋帶來的損傷比想像中還要嚴重。 根據《ETtoday健康雲》過去的 報導 指出,常穿高跟鞋會導致膝蓋承受壓力、下背部疼痛、腳部疼痛、對大腦產生影響以及腳指甲往內長的問題。 為了避免高跟鞋可能會帶來的傷害,《Bright Side》建議,高跟鞋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3英吋,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穿高跟鞋,那請記得要多準備一雙舒適的鞋子在辦公室裡穿,這樣才不會讓雙腳以及腿部承受過多壓力。 ▲雖然穿高跟鞋很有魅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對身體帶來的傷害也很大。(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4.平底鞋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很驚訝,但平底鞋確實會對腳和腿部帶來傷害,因為平底鞋缺乏「弓形支撐力」,會讓足底筋膜承受過多壓力,長期下來會導致膝蓋和背部疼痛。 但這並不代表你就應該永遠都不穿平底鞋,《Bright Side》提醒,可以購買能夠矯正足部位置的矯形器,這樣就能讓傷害降到最低。 5.太

讓身體不生鏽 每天可以這樣拉筋

圖片
會想要拉筋的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想要瘦身、一種是想要可以緩解肌肉緊繃不適,若是不屬於這兩種人,平常會使用到拉筋的時候,應該就是在體育課前的暖身操中才會碰到了吧。 由香港名醫朱增祥所著的《筋長一寸 壽延十年︰香港名醫朱增祥拉筋復位法》一書中,是用《黃帝內經》記載「筋長一吋,壽延十年」、「筋縮則亡,筋柔則康」、「骨正筋柔,氣血自流」所介紹的,朱醫師認為人體病痛是因為長期姿勢的不變,使筋腱萎縮所造成骨頭錯位,導致頭暈、胸悶、頸椎痛、腰痛、手腕痛等各種症狀,而這樣的萎縮錯位是機器檢查不出來的,唯一可以解決的方就是拉筋和復位。  另一種理論說到人會胖、會生病,由9成以上的因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的結果。而脊椎就像是人體所有組織的主要支撐相連處,很多重要的神經都黏附在上面,所以若是駝背導致脊椎彎曲、或是背部肌力差,就會影響自律神經而引發消化器官的不適、便秘、生理痛、易累,及基礎代謝率會降低,就讓體內脂肪不容易被燃燒及屯積脂肪,肥胖就這樣被造就出來了。  所以引申出拉筋可以幫助長壽及瘦身,但透過網路的流傳卻把效果給放大了,在復健科醫師及治療師的眼中,所謂的拉筋就是伸展,透過一定的動作、角度、支撐,來幫助軟組織伸展,包括肌肉、肌腱、筋膜。 拉筋真實的好處是這些 「拉筋」其實就是伸展運動的通俗講法,而伸展運動就分成動態、靜態、主動、被動等項目,主要的目的是要保護及保養肌肉,而讓身體柔軟度提升,在這個基礎上: 1.可減少潛在的運動風險,保護肌肉不要受傷。 2.提升身體的靈活度,讓運動的果效更好。 3.緩解運動後緊繃的肌肉,預防抽筋發生。 4.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的痠痛。 5.舒緩因長期不良的肌肉酸痛。 讓身體不生鏽 每天這樣拉筋 以下五個部位的拉筋,幫助我們全身肌肉的伸展,特別要注意因為每個人的柔軟度不同,請仔細感受以下拉筋動作時的肌肉有沒有緩慢放鬆,不是一昧追求和圖片中一樣的角度而強忍不適硬做,反而造成肌肉拉傷。 拉筋伸展時不要憋氣,要緩慢地深呼吸、深吐氣,進行中及結束後若有出現關節或其他部位的不適,請馬上暫停並請教專業復健師或醫師後再進行。 Step1.先穩坐在椅子的2/3處,腳跟著地,雙腳打開且膝蓋朝正前方,上半身保持挺直勿駝背。 Step2.將雙手十指交扣,手掌心朝上,慢慢將雙手上舉,同時視線也往上看,肚子會往內縮,此時

中西醫:開口大笑可養肺健身 大笑1分鐘=10分鐘滑船機運動量

圖片
不論中醫或西方醫學都發現,開懷大笑是一帖養肺健身良方。 人在哈哈大笑時,嘴巴張大深呼吸,胸腔容積增加、肺臟擴張、橫膈膜上下震動,腹部肌肉運動、呼吸變快、吸進大量氧氣,有的人笑得太激動,還會頻頻咳嗽,清理呼吸道。 大笑時交感神經興奮,血壓會升高、心跳數增加、臉部、胸腔和肚子和全身肌肉收縮、氧氣的消耗量增加。大笑結束之後,副交感神經開始作用,肌肉放鬆、血壓、心跳數隨之下降、呼吸變慢、血中的氧氣濃度也會上升,而且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增加,可以強化免疫力。 大笑時還會刺激大腦釋放幸福荷爾蒙─腦內啡(Endorphine),促進心情愉悅。有研究發現,大笑之後的愉悅感可以持續45分鐘,心情好,有益於身心健康。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佛萊(William Fry)指出,大笑和其他有氧運動一樣,可以增加全身血液含氧量,舒緩肌肉緊張、解除壓力。「捧腹大笑1分鐘吸入的氧氣,相當於做10分鐘滑船機的運動量。」 中醫則有「常笑宣肺」說法,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胸廓外張,肺活量增大,使肺吸入足量清氣,呼出廢氣,加快血液循環,因此達到心肺氣血調和之目的,消除疲勞、紓緩緊張情緒、減輕抑鬱的特效藥。 不過,有些人可能要避免放聲狂笑。例如 高血壓 、心臟病、手術後病人、 氣喘 患者,大笑容易造成血壓瞬間飆高、腹部猛烈收縮而發生意外或氣喘發作。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0804

姿勢不良會讓頸椎出「大包」!達人傳授9招一次放鬆胸肩頸背

圖片
低頭、駝背等長期的姿勢不良,除了造成肩頸痠痛外,還有可能造成頸椎後凸,進而使得軟組織不正常增生,產生俗稱「富貴包」的頸椎大包。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youtu.be/a4dy1gEHue4?t=20

翹起二郎腿很帥氣,當心翹出這4大傷害。

圖片
相信每個人都有翹二郎腿的經驗,這個姿勢會讓人放鬆心情,特別是女性在穿著裙子坐下時,更是會靠著翹腿來保持優雅坐姿體態,美國進行過一份非正式調查,發現有近50%的女性只要是坐著就會翹腿,而有21%的男性則是不時會翹起二郎腿,展現自己的輕鬆與自信。 愛翹二郎腿當心翹出4種疾病 但是翹二郎腿固然姿勢帥氣,但從健康的角度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翹腳時上方的膝蓋會向下方的膝蓋施加壓力,且膝蓋扭轉成不自然的角度,而骨盆也得旋轉,處於緊繃的狀態,下背部也會弓起,可以說是一種不良坐姿,還可能造成下面4種身體傷害。  一、腿部靜脈曲張、下半身水腫: 靜脈曲張是一種因為靜脈長期處於擴張狀態而導致的慢性病,出現下肢麻痺、酸痛與突然無法行走的狀況,嚴重者會出現腿部靜脈血液循環變差,青筋暴露,引發潰瘍、靜脈炎與其他疾病。  而在翹二郎腿時,翹起來的那條腿的後側神經血管長期壓在另一隻腳,在兩條腿密切貼合的狀況下,導致血流不暢通,因此會加重小腿靜脈曲張的機率。 而用這種姿勢久坐,造成下半身肌肉欠缺運動,而可能出現水腫的狀況。  美國紐約市的一項研究發現,在35歲以上喜歡翹腿的美國女性中,有50%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小腿靜脈曲張症。   二、退化性關節炎: 由於翹二郎腿會讓一隻腳長期承受另一隻腳的壓力,不正常的外力會增加膝關節內部結構的壓力,導致膝蓋上腔退化磨損,增加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  三、骨盆歪斜、椎間盤突出: 長期翹腳會讓骨盆往一側或往後傾斜,導致骨盆歪,可能會出現梨狀肌症候群,足底筋膜炎。 此外,翹腳也會使椎間盤受不到不平衡壓迫,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進而出現坐骨神經疼痛或腰痛等問題。 四、脊椎側彎: 由於骨盆歪斜、椎間盤突出,會讓人自然呈現避免疼痛的姿勢,進而引發脊椎側彎,讓身體出現腰痠背痛、肩頸痠痛、肌膜疼痛等症狀。  該如何翹二郎腿又避免傷害? 為了避免翹二郎腿導致的各種傷害,骨科醫生建議單側翹腿的姿勢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就要換腿或變換坐姿,翹腿時也切忌兩腿交叉過緊。  如果是需要久坐的人,應該選擇高度適中的椅子,並在座椅下準備腳凳,讓雙腳可以舒服的伸展平放,或是在一段時間後將兩腳向前伸直。而久坐者每半個小時應該要起身運動,避免下肢血液循環不良。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

預防骨質疏鬆 你有做「對」運動嗎?

圖片
規律運動當然可促進整體健康,但並不是所有運動都能增強「骨力」。想預防骨質疏鬆,尤其即將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我誠心建議,最好從事全身性的重量訓練。 負重太輕的運動 對刺激骨質生長幫助有限  骨骼是個不斷新陳代謝的器官,其中,成骨細胞負責生成新的骨質,而破骨細胞則專門分解、吸收老舊的骨質。一增一減下,使骨密度維持著良好的動態平衡。 30歲後,成骨細胞的功能開始下降,再加上腸胃吸收鈣質的能力變弱,使得骨質的生長趕不上流失速度,骨骼密度便跟隨年齡溜滑梯,流失速度太快的,就變成骨質疏鬆。 所幸,當骨骼受到外來的重量刺激,為抵抗壓力、避免受傷,成骨細胞與其他可刺激骨質生長因子變得活躍,進而產生新的骨質以形成一道保護的防線。這種刺激,也會加速身體對鈣質的吸收,為提升骨密度帶來雙管齊下的效果,這也是許多醫師建議「靠運動」預防骨鬆的主要原因。 但就如同人要接受足夠的壓力才會成長,想有效促使成骨細胞生長,我們給骨骼的重量刺激也必須超過一定的臨界值(又稱最低關鍵壓力)才會有效。若只是從事負重輕微的運動,好比散步、簡單的伸展,就無法啟動骨質新生的反應,等於做了「無效的訓練」。 而且,隨骨密度上升,這種臨界值又會持續再提高。因此,像是跑步、有氧、或徒手肌力訓練(如伏地挺身、抬腿、深蹲等),雖初期會讓骨密度改善,但由於負重量都是自己的體重,固定不變,一段時間後,骨質的進步就會停滯。 (圖片來源:烏烏醫師提供) 重訓對抗骨鬆 動哪裡就強哪裡 此外,因骨骼受到壓力時,會驅使成骨細胞移動到受壓的位置,比起減脂無法「動哪裡、瘦哪裡」,運動對骨質的幫助反而是「動哪裡,就強哪裡。」 一項統計比較跑步、游泳、舉重對骨密度的影響,分別測試最常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的手腕(橈骨)、脊椎、大腿(股骨)。發現慢跑時,幾乎只有脊椎和大腿的骨密度提升。沒有承受到重量的手腕,進步就較差。 而游泳時,水中浮力支撐了體重,雖然減輕了上、下肢骨骼負荷,但也因為壓力不足,提升效果有限。 舉重,因為全身皆負重,3個位置的骨密度都顯著的提高了。 (圖片來源:烏烏醫師提供) 比起機械式器材,我也較推薦大家嘗試自由重量訓練(像是舉槓鈴、啞鈴為主的肌力訓練)。因為後者得靠身體多個角度來承重,還有做訓練大腿的深蹲時,其實也同時刺激到脊椎,對骨密度的改善更全面。 骨密度增加需要時間 半

腳好痛!腳痛及變形原因大不同

圖片
足部問題會引起疼痛、發炎、身體結構歪斜,因而造成退化性膝關節炎、腰背痛等症狀。根據不同症狀,圖解告訴你可能的原因: 以上狀況(除痛風外)多數可透過肌力訓練及按摩緩解,但狀況較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6856&eturec=1&from=etu

5個伸展最佳時機,醒腦、助眠、少痠痛

圖片
早上起床後|瑜伽下犬式、拜日式都是開展一天很好的伸展操 還在睡眼惺忪嗎?別喝咖啡了,做點瑜伽伸展或許更幫助醒腦。 早上血液循環較差、肌肉較僵硬,若沒熱身充足又從事高強度的肌力訓練動作,對身體恐會造成負擔。鬆弛全身、安定心神的瑜伽,如下犬式、拜日式,最適合早晨運動,溫和的伸展有助增加全身血液循環,運動到全身許多的大肌肉群,給你活力滿滿的一天。 下午3、4點|伸展一下,活絡筋骨 坐太久了嗎?肌肉缺乏血液循環,就會讓你覺得疲倦、無精打采。尤其是臀肌及背肌,很容易緊繃,導致腰酸背痛,甚至膝蓋也會痛。 起來伸展一下,活絡筋骨,讓血液循環恢復,就能消除緊繃與疲憊感。 你可以試試這幾個動作: ●背脊打直,吸氣,雙手向上延伸;吐氣時將身體微微後彎,停留數秒後,手臂慢慢放下。這個動作有助舒緩僵硬的背部。 ●另外,你也可以坐在椅子上抓著椅背側身扭轉;記住,下半身不動,要用腰部轉,停留數秒後換邊操作。 ●起身前彎,與桌子保持手臂伸直可碰到的距離,頭低下,與手臂自然平行。這個動作可幫助放鬆肩膀。 ●起身,單腳舉起,背挺直,找到平衡點後,手握住腳部,停留8秒再換邊。這個動作可伸展臀肌及大腿後肌群。 ●牛面式手部動作:可伸展三頭肌、胸大肌、背闊肌 右手往上、往後彎曲,掌心貼背,中指朝脊椎往下延伸,手肘朝向天空;左手也往後、往上彎曲,兩手在背後交扣。 雙手扣緊之後,臀部坐正,頸椎延伸,眼睛平視前方。吸氣時讓脊椎往上延伸,吐氣兩肩下沉放鬆,維持5~10個呼吸後換邊做。(注意脊椎要挺直,雙手若無法互扣,可用毛巾輔助) 運動前|運動前應做熱身及動態伸展,更有效降低傷害、預防疼痛 許多研究發現,運動前伸展有助增加肌肉協調性,較不易跌倒受傷,以及肌肉關節的靈活度,減少痠痛,甚至能提升運動表現,例如深蹲可以蹲深一點、跑步可以跑久一點,以加強運動成效。 但重點是要做對伸展。別再做坐姿前彎伸展這類靜態伸展;正確做法是先熱身,再做動態伸展,幫助提高體溫,靜態伸展留到運動後再做。 伸展可以讓肌肉的彈性與柔軟度增加,在肌肉合理範圍內慢慢拉長,其實受傷機會不大;但如果身體溫度還沒提升,就會用比較多力量,反而可能造成肌肉拉傷或韌帶關節受傷,國家選手訓練中心運動門診特聘中心醫師周適偉指出。 「因為,在肌肉冷卻的狀態下,直接做靜態

男手臂疼痛如觸電,吃止痛藥無效 原來是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惹禍

圖片
今年44歲的A男工作需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下班後的消遣就是用手機上網,是標準的低頭族,最近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更少外出,低頭滑手機的時間倍增。兩週前突然出現上背痛症狀,本不以為意,沒想到之後卻連手臂、手指都出現,彷彿觸電般疼痛、發麻、有無力感等不適症狀,自行服用止痛藥卻效果有限。 於是輾轉至復健科門診就醫檢查,經頸椎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後,才驚覺上述症狀,皆是因為其第4-5、第5-6、第6-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頸椎神經根引起!還好在經過適當治療,並搭配正確的姿勢調整後,症狀已逐漸緩解。 長期姿勢不良,恐害頸椎間盤突出!經常脖子痛、上肢酸痛麻要當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表示,頸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30至50多歲的成年人身上。其成因除了外傷外,通常和患者長期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部椎間盤持續受到壓力造成椎間盤突出有關。 在症狀、表現上,一般而言病人通常會抱怨有頸部疼痛的問題。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後,就會引起上肢的神經學症狀,包括:酸、麻、痛,以及有時會有電擊一般的疼痛感;若壓迫影響到運動神經根,則會出現上肢無力症狀。且在X光上有時可見到較狹窄的椎間盤空間,但主要診斷還是必須依靠核磁共振掃描,才能進一步看到神經受到壓迫的情形。 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怎麼治療?復健科醫師解答 至於針對這類因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問題的患者,多採取何種治療方式?厲家珍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主要分為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兩大類型。若是椎間盤輕微突出,且神經學症狀較不嚴重時,可以考慮先採取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休息、口服藥物、熱敷、電療、頸部牽引、頸部肌肉運動訓練、改變姿勢習慣及脊椎藥物注射等方式,一般來說大部分病人的症狀多能在六週內逐漸獲得改善,回到正常的活動。但若是患者椎間盤已有有破裂、保守治療無效等情形出現時,則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7%94%B7%E6%89%8B%E8%87%82%E7%96%BC%E7%97%9B%E5%A6%82%E8%A7%B8%E9%9B%BB-%E5%90%83%E6%AD%A

老花竟找回視力「第二春」? 當心是白內障悄悄來了

圖片
有些病人本身就有老花問題,卻發現看近閱報讀字竟然變清楚,亞洲附醫眼科主治醫師黃毓璇解釋,其實並不是因為老花減輕,而是因為白內障越來越厲害,造成近視加深,但隨著白內障情況變嚴重,視力還是會繼續下降。 白內障主要以中老年的患者居多,有些病人本身就有老花問題,卻發現看近閱報讀字竟然變清楚,以為找回視力「第二春」?亞洲附醫眼科主治醫師黃毓璇解釋,其實並不是因為老花減輕,而是因為白內障越來越厲害,造成近視加深,但隨著白內障情況變嚴重,視力還是會繼續下降。 引起白內障原因有 老化、外傷及併發症 黃毓璇醫師指出,白內障是眼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眼球中的水晶體變混濁,光線無法完全透過造成視覺模糊所致。至於引起白內障的原因很多,根據不同的病因可分成不同類型。 1.老年性白內障:晶狀體會隨著年齡老化,這就是白內障形成的主因。由於長期紫外線的傷害及組織的老化,導致水晶體變硬而混濁所致。 2.外傷性白內障:眼睛受傷也可造成白內障,舉凡撞擊、穿刺傷等,皆可能傷及水晶體。 3.併發性白內障:因眼病或疾病引起的水晶體混濁稱為併發性白內障。如青光眼、糖尿病等都可併發白內障。 老花眼度數減低   可能是老年核性白內障   到底白內障會有甚麼徵狀呢?黃毓璇醫師說明,初期白內障沒有什麼徵兆,必須透過眼科儀器裂隙燈檢查才能確診。但當情況變嚴重,可能會產生視力減退、看東西變霧,好像隔著一層紗在眼前。其他症狀包括,畏光、色彩失去鮮明度,和經常需要更換眼鏡等症狀。 有時候由於水晶體的屈光度增加,反而使老花眼度數減低,有些人還以為得到視力的「第二春」,但接著而來就是視力降低。事實上,這只是老年核性白內障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現象;隨著水晶體的混濁增加,視力還是會繼續下降。當視力再也無法以更換眼鏡度數改善時,就到了必須積極治療的時候。 術後照護不可輕忽 避免潑水、揉眼受感染 治療白內障可以兩眼一起開嗎?很多病人都會這樣問。黃毓璇醫師強調,其實手術都會有風險,最怕受到感染問題,除非像是失智症必須全身麻醉的狀況,為了減少麻醉次數,才可能跟病人討論,是否需要同時進行雙眼手術,目前一般門診手術都是局部麻醉,因此,會建議先開視力較差的眼睛,間隔二到三星期後,再手術另一隻眼。 白內障術後的照護也不可輕忽,留意2至3週內減少揉眼睛,患者睡覺時最好戴眼罩,且要避免碰撞,以防傷口破裂。一

死亡率大降 ! 專家曝「10長壽習慣」…你有穿舒服的鞋子嗎?

圖片
▲穿舒服的鞋子對於人體的健康相當重要。(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其實活的長壽並不難,只要你能保持好習慣!史丹佛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若是你能擁有良好的習慣,那你就可以活到95歲;你要知道,生活中不管是多麼細微的事物,都有很可能會影響壽命,就連鞋子你也不能馬虎。對此,國外網站 《Bright Side》 就列出10個能夠延長壽命的習慣,其中一位專家表示,放假睡覺能使人們免於疾病問題、降低早死的風險! 能夠讓你更加長壽的10個生活習慣: 10.看同一個醫生 英國艾希特大學的科學家指出,如果你長期給「同一位醫生看診」,那麼你的壽命就能變更長。這個法則不僅限於全科醫生,也適用於外科、心理以及其他領域的醫生。 假如你都給固定的醫生看診,那他對你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都能瞭若指掌,所以如果你換了新醫生,他們就必須重新檢查你的身體。 9.規劃預算、省錢 金融專家認為財務狀況和身體健康之間有關聯;美國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年紀超過50歲且曾經遭遇過「負財富」衝擊的人,死亡風險出現顯著增加的跡象。 為什麼財富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呢?首先,你要知道,「壓力」本身就會破壞健康;第二,當人們沒有錢的時候,他們就無法照顧自己的健康或是去看醫生。因此專家建議,在你確定要退休的前10年,你就應該要先準備好,而且身邊一定要存好一筆錢,這樣才能應付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機。 ▲確定退休的前10年就應該要先規劃好自己的財務狀況。(圖/取 自免費圖庫Pixabay,下同 ) 8.多吃好的脂肪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和預防研究》指出,攝取單不飽和脂肪(像是:橄欖油、酪梨油、籽油或是其他油)的人可將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風險降低16%。如果你能在飲食中適量加入一些動物脂肪,例如:乳製品、雞蛋、雞肉、紅肉或是魚類,就可以將死亡風險再降低約25%。 7.注意腸道健康&功能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其實「長壽」的秘訣就在於腸道,因為生長在腸道中的「好細菌」能夠延長人的生命。益生菌對於人們所食用的產品吸收力有良好的影響,而且還能幫助人體吸收更多營養有用的物質;此外,也有其他科學家證實,腸道和大腦相關,而且頭部的「混亂」也會導致胃腸道的疾病。 ▲如果你能擁有健康的胃腸道,那麼活的長壽絕對不會是問題。 6.穿舒適的鞋子和衣服 帶給人

下背痛,怎麼練核心又不傷腰?來練「半捲躺」更好上手

圖片
還在新手階段的你,想要練捲腹,卻找不到方法嗎?如果是這樣不妨試試看半捲躺,充分的體驗一下腹部收縮的感覺,穩定你的脊椎、鍛鍊核心肌群、增加背部肌力。 如果你有下背痛或是長時候坐在辦公室,一起來試試看喔! 半捲躺動作分解教學!教練陪你一步步正確練 在實行半捲腹這個姿勢的時候,請幫我注意你的膝蓋的位置,曲膝90度,讓你的腳可以稍微往後一點靠近屁股 慢慢地從腰椎往下,接近趨近於45度 保持呼吸,胸口挺起來小腹收緊,吐氣之後再往前移動 吸氣吐氣往後,將你的身體維持45度的姿勢 再一次吸氣吐氣往前 教練小叮嚀: 在過程中切記一件事情,肚子不要往前凸的太多,胸口不要往內縮的太多。好比胸口往內縮,身體會趨近於彎曲的姿勢;肚子往前凸,你的腰椎會感覺到比較大的壓力,記得錯誤姿勢不要學。 半捲躺這個動作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你可以在辦公室,也可以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使用。同時不要限制你的時間,慢慢的做不要趕,永遠安全最重要,效率放第二。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edh.tw/media_article/754

我們與肌少症的距離

圖片
肌肉會隨著年齡持續下降,是一個跟年齡相關性很高的疾病,以發生機率來說,65歲以上有7%,80歲以上則有30%的機率。 3招肌少症自我檢測法,簡單了解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喔! 1.測量小腿圍 2.起坐測試 3.握力測試 現在就從三餐開始逆齡生活吧!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youtu.be/Ikz21DarTv8

胸悶、胸痛不要忍!5大警訊別輕忽

圖片
「胸悶」是心臟可能出現問題的一種警訊。「通常症狀出現很久了,因為只持續幾秒鐘,很多人往往忽略嚴重程度,」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沉痛地說,「女性的表現更不典型,出現疲倦感、失眠、焦慮等不同於心臟病發作的症狀,所以女性死亡率往往更高,因為通常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治療效果會比較差。」  請辨識你的「胸悶」症狀:   1.狹心症(心絞痛)  在休息、上下樓梯、搬重物、快走等運動過程中,感到像石頭壓住般的胸悶、透不過氣,持續短暫幾秒鐘到數分鐘,休息可好轉。 「冠心病平時沒有症狀,大約要到血管阻塞70%後,才會在活動後感到悶,通常休息一下就好了;如果連走平路都不舒服,血管多已塞到90%以上,」王宗道說明。這時因為血管嚴重堵塞,從有胸悶症狀到突發心肌梗塞的時間可能很短,因此一旦出現胸悶症狀,就應立刻就醫檢查。 2.急性心肌梗塞  胸前有劇烈壓迫感,有如百斤大象踩在胸前的悶痛,甚至會轉移到左肩、下巴、手臂,可能伴隨著喘、噁心感或冒冷汗。 因為年齡、性別,心臟病症狀也會不同。30~50歲患者通常有劇烈胸痛;50歲以上常是喘、意識改變、上肢疼痛、昏倒、全身無力;80歲以上則可能沒有胸痛,卻出現肚子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對於年紀大的患者,急診醫學認為只要是腹部以上的疼痛,都需要將心肌梗塞列入可能之一,」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提醒。一旦發生了上述狀況,必須立刻送醫。 3.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從心臟出發,到頸部轉彎再往下延伸。血管內有很多分層,會因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胸部外傷、結締組織較為鬆散、吸毒等因素,導致血管內壁破裂,血流衝進內層,到不了全身,就可能引起腦、下肢的壞死,「國外死亡率高達40%,能夠成功進開刀房甚至出開刀房的人只有八分之一,」陳冠群說。 當主動脈剝離時,患者會感覺到胸前強烈的撕痛感,甚至痛感會延伸到後背部;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因為血液到不了腦部而立刻昏倒,到不了上肢,也會量不到血壓與脈搏,須立刻急診。 4.肺栓塞 通常是下肢出現血栓,血塊回流到肺臟,塞住了肺部血管導致肺栓塞。肺栓塞發病前沒有特殊症狀,在發生初期,因肺臟交換氣體受到影響,會出現喘的症狀,在後期才會出現

高血脂,你最想問的10個問題

圖片
Q 高血脂 症可以預防嗎? 高血脂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或延後發生。雖然有部份高血脂症是家族遺傳,無法預防,但它也是一種文明病。此外,有遺傳因子的人若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症也可能提早報到。 Q高血脂症可以治癒嗎? 就如 高血壓 、 糖尿病 ,不管是使用非藥物或藥物的方法,高血脂只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無法完全治癒。除非是因其他疾病造成的高血脂,例如甲狀腺低下治癒了,血脂肪也會隨著降下。不過這情形較少見,大部份的高血脂都需要持續控制。 Q血看起來濁濁的就是高血脂? 不一定。血液中脂肪過高時,的確會讓血液呈混濁狀。不過也有誤認的時候。例如抽血檢查,因為抽的血是靜脈血,本來看起來就比較暗,並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結果。 此外,有些項目的檢查,抽血不需經過禁食,例如驗血色素、甲狀腺功能,如果是剛吃完飯後抽的血,三酸甘油酯較高,血液也會比較濁。一般的抽血檢查,例如驗膽固醇,需要事前禁食8小時。 坊間廣告常把血濁和脖子痠、腳麻連在一起,事實上,如果只是純粹高血脂的問題,還沒有其他病變,是不會產生任何的症狀。 Q洗血脂可以預防高血脂? 洗血脂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治療一些因家族遺傳而有惡性高血脂的病患。例如膽固醇可能高達300~400mg/dl,或者甚至飆到1000mg/dl以上,就可以用洗血脂的方法降低血中濃度,但不是拿來當做預防高血脂的方法。 因為洗血脂兩個星期之後,血脂就會恢復,而且不只洗掉壞膽固醇,還會洗掉好膽固醇和免疫球蛋白。 不吃蛋或是避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用飲食控制血中膽固醇最好的方法? 錯。不只是蛋中的蛋黃,食物中許多非膽固醇的成分也會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特別是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大部份由動物性食物而來。 Q吃維他命可以降血脂? 吃維他命最主要的用意不在「降血脂」,而是「抗氧化」。 因為氧化的血脂質對身體有害,維他命雖不能讓血脂下降,卻可能因為幫助抗氧化,而減低血脂被氧化的機會,也減少血管硬化的程度。 真正降血脂的飲食還是少熱量、少油、少動物性蛋白質。所以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少」吃,而不是「多」吃哪些補充品。 Q目前還流行維他命以外的補充品,有助於調節血脂嗎? 紅麴可以降血脂。它的成分就像降血脂藥物Statin,是阻斷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酵素,減少肝臟膽固醇製造量。它跟藥物的差別只在劑量,降

如何選購襪子,來寶貝您的雙腳?

圖片
一、襪子的選購有下列幾項要點 1. 以棉質為主 ( 一般 ) ,運動用可選購燈芯絨材質的襪子 ( 吸汗力更強 ) 2. 透氣 3. 吸汗 4. 合腳,不宜過大或過小 二、何時該淘汰你的襪子呢? 出現下列三種情況時,襪子就該淘汰 1. 失去彈性: 襪子失去彈性,就會加大與雙腳的摩擦,走路或運動時不跟腳,如果出汗,還會有滑膩的感覺,很容易受傷。 2. 腳後跟變薄,有破洞: 襪子穿久了必然會變薄,這容易導致您的腳跟受傷或起水泡。 3. 穿上不舒服: 穿上襪子後,雙腳感覺緊繃、刺癢,或是穿後出現明顯勒痕等不適感時,都說明襪子不合適,應該選購其他合適的襪子。 三、其他補充襪子的知識:   1. 襪子務必要經常清洗以確保衛生。 洗滌襪子時,切不可用力揉搓,以防止襪子在強烈摩擦後使襪絲滑出或斷絲 ; 洗滌襪子的水溫不宜超過 40 ℃ ,否則會使襪子受熱後收縮、襪底變小,甚至還會使襪子硬化、變質。 為了保持襪子的原有光澤,最好不要用含鹼過多的肥皂,只要用手輕搓後,用清水沖凈,放在陰涼通風處陰乾。    2. 糖尿病者選購襪子,應穿著白襪,可以提早發現傷口破裂流出膿液   3. 有香港腳的朋友,可以選購棉質的五指襪,可以有效降低因汗造成的黴菌生長。 以上一些選購襪子的小小常識,分享給大家 .... 希望大家都可以擁有一雙健康舒爽的雙腳 ... 總代理:大山度企業有限公司、大山度企 ( 參考資料:天下,健康人生,從腳開始。 )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 utwo.com.tw

急性心肌梗塞25%不會胸痛!無聲更兇險4個徵兆別忽略

圖片
心肌梗塞伴隨的強烈胸痛,經常是患者能及時在第一時間順利獲救的一大關鍵,然而,卻有一種可怕的「無痛性心肌梗塞」,並不會伴隨疼痛,或者是帶來的疼痛不容易被察覺,使我們延誤就醫的風險大大提高,相當危險。專業醫師指出,其實這種無痛性心肌梗塞並不一定沒有預兆,而是可能因為年紀增長、糖尿病等原因讓疼痛變得不明顯、難以察覺,快來看看有什麼樣的徵兆,能從胸痛以外來幫助我們察覺心肌梗塞的到來! 「無痛性心肌梗塞」不易察覺、更加危險,這些徵兆要注意 日本醫科大學研究所教授、循環器內科專業醫師安武正弘表示,常見的心肌梗塞會伴隨心臟被扭曲一般的疼痛,讓人容易有所警覺。然而,卻有一種「無痛性心肌梗塞」不會伴隨著疼痛,等到被發覺時患者經常已經心肺停止,相當危險。 台灣天主教耕莘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致皓也曾在文章中指出,台灣急性心肌梗塞約有70%病人有胸痛症狀,但卻有約25%的患者沒有胸痛問題,屬於無痛性心肌梗塞,而且年紀增長會增加無痛性心肌梗塞的風險,這種沒有預警的無痛性心肌梗塞往往更加危險,也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而除了年齡以外,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炯仁也在受訪時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痛覺較一般人差,較不容易察覺疼痛;心臟病患者、腦循環障礙患者也可能因為供血不足使痛覺遲鈍,這些都是無痛性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要較一般人更加注意。 而安武正弘指出,無痛性心肌梗塞仍可能其他徵兆的,如果會冒冷汗,卻沒有緊張、肚子痛等原因,一定要特別注意。安武正弘解釋,心肌梗塞首先會讓心臟幫浦功能衰弱,讓輸送到全身的血液量變少,而末端的細小血管就會收縮,讓血液集中到心臟、腦部等重要部位,同時會讓累積在汗腺深處的汗水因為收縮而將汗水排出,因此會有冒冷汗的情況。 除了冒冷汗以外,還可能有臉色蒼白、暈眩、倦怠等其他症狀,這些症狀中其中一種伴隨著冒冷汗出現,一定要多加注意可能是無痛性心肌梗塞所導致的。  安武正弘強調,糖尿病患者、年長者都是無痛性心肌梗塞的好發族群,而若是能及時接受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因此盡早察覺徵兆相當重要。 平常注意生活習慣可望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而想要預防心肌梗塞,平常就要注意生活習慣正確,而一些健康食材中的護血管營養素,也可能有助於預防,日本食品醫學研究所所長平柳要指出,番茄茄紅素有能幫助去除活性氧、抑制細胞氧化,能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