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冷膝蓋就卡卡!退化性關節炎5招早預防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走到一半膝蓋突然卡卡的嗎?有些人如果碰到濕冷天,甚至還會疼痛。這是因為膝關節周遭血管會收縮,代謝廢物不易排除,容易痠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會更嚴重。其實,膝蓋在走到這一步之前,早就有跡可循。五招讓你早早預防,關節就不用換成銅筋鐵骨。

    膝蓋是身體最大的關節,承受許多身體重量。哈佛大學醫學院表示,膝蓋所承受的重量相當於體重的1.5倍,以體重68公斤的成人來說,也就是每踏出一步,兩個膝蓋便承受102公斤的重量。

    好在,這樣的體重不是直接落在人們的膝蓋上,位於膝蓋骨之間還有軟骨組織,提供膝蓋骨在活動行走時,有一個緩衝的空間。不過,軟骨一旦磨損,膝蓋骨就會相互磨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疼痛。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儘管目前認為退化性關節炎跟遺傳、性別、年齡有關,從生活當中做改變還是有可能減緩或防止此類疾病的發生。

1.管理生活、職業上的風險

    生活中的某些動作,或一些特定的職業會使膝蓋從事重複性的動作,如蹲下般重物再起身,這些動作長時間下來,容易對膝蓋造成壓力。穿著具有強力支撐作用的護膝,或借助搬重物的機具,或許能避免膝蓋損傷。

2.運動

    以運動的方式強化大腿及膝關節的肌肉,可幫助肌肉支撐整個身體及膝關節骨骼,膝蓋周圍的肌肉有力,骨頭就不易磨損。並且,適度的運動能維持膝蓋健康,減緩關節僵硬。

3.休息

    但也不能運動過度,還是要適度休息,使肌肉、骨骼能夠放鬆。如果膝關節已經紅腫、疼痛,更需要休息。

4.維持健康體重


    體重過重會增加膝蓋的壓力,進而加速膝蓋軟骨的耗損。體型肥胖的人同時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減重不但能減輕膝蓋的承重壓力,也能減少腰腿的疼痛。

5.不翹腳

    坐時雙腳交叉容易使骨盆傾斜,導致膝關節的髕骨外翻、位移,進而使軟骨磨損,膝蓋退化疼痛。因此,不翹腳、不站三七步,也能保護膝蓋不退化。

5個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徵兆,馬上check:

1.特定時候會疼痛

    儘管行走還不至於引起疼痛,不過,在彎曲和打直膝蓋的時候,膝蓋骨頭會隱隱作痛,或感到痠痛。

2.腫脹

    在軟骨磨損,以至於變形之前,膝蓋會先開始腫脹,原因是膝關節的骨頭因為相互摩擦引起軟骨組織的病變,如關節滑液囊的發炎,造成液體在關節的位置堆積。

3.微熱

    膝關節感到微微發熱也是早期徵兆之一,這樣的狀況以一天結束之後最為明顯。

4.僵硬

    早上起床下床時,或身體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如久坐之後,膝蓋覺得僵硬,但稍事活動,情況又變好,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

5.膝蓋有聲音

    腿部彎曲時,膝蓋喀拉作響,也是關節軟骨磨損的跡象。

    如果長時間久站之後,上述的症狀加劇,甚至是膝蓋紅腫合併發燒,很可能就已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371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腳痛讓你寸步難行?觀察疼痛位置,專家告訴你哪些習慣要改!

後跟痛≠足跟痛!足踝專科名醫教你拯救腳跟痛

腰酸背痛?「躺姿扭轉式瑜珈」伸展背部和脊椎還能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