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大眾中,至少80%的人有腳的問題。最常見腳的問題大部分來自於腳長繭、足部疼痛、足部結構變形、扭傷、不耐久站、久走,穩定性差易跌倒及腳臭等問題。臨床上最常見的足部疼痛以足後跟疼痛、足底筋膜炎、蹠底神經瘤及拇趾液囊腫4種為主。 示意圖/TVBS ① 足後跟疼痛: 成因可能是鞋跟太薄、足跟的脂肪墊變薄、足底活動過度或是足型異常,例如扁平足。 ② 足底筋膜炎: 由於蹠底筋膜被異常拉扯,引起變形與發炎反應,最常發病在中足的內側。其原因可能是異常足型造成足底活動過度、運動量太重或太快、久站久走、不當鞋具、體重過重等因素。 ③ 蹠底神經瘤: 最常發病在第3 及第4 蹠骨與趾骨間的趾縫位置,所產生的刺痛像被電到而難以行走;其成因以不當鞋具為主。 ④ 拇趾液囊腫: 由於拇趾外翻造成大拇趾關節外凸,形成厚皮及滑囊,容易因穿鞋摩擦而造成腫脹發炎。成因在於遺傳、扁平足、足底肌力的降低及不當鞋具所造成。 腳長骨刺 讓她寸步難行 陳奶奶因腳跟長骨刺疼痛到不太敢走路,平常最遠只敢走到家附近的菜市場;曾經在醫院骨科、復健科及中醫治療2年,因未徹底改善而來求助!陳奶奶因為腳痛而走路歪斜,經使用訂製鞋墊2週後,來電致謝說今日逛百貨公司半天腳沒有痛,讓她覺得人生由黑白又變為彩色了! 示意圖/TVBS 足底筋膜炎置之不理 骨頭硬化了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寬帶狀的扇狀筋膜組織,前方附著於五個蹠骨頭上,後方附著在腳跟骨的內側而穿過足底表面。平常走路或跑步時,足部承受全身重量時,這片扇形組織因而被伸張,做為足弓良好的支撐,提供適當的緩衝及彈性作用,並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 當我們腳底的筋膜被過度使用或受傷害時,就會出現發炎與疼痛的呼喚, 提醒我們它已受不住了, 如果我們輕忽,肌肉與骨頭於腳跟的連接處,只好用角質化或硬化來自我保護。 由於這些角質化的組織大部份都位在肌肉的末端,很容易因刺激到神經而產生激烈的疼痛! 穿錯鞋是主因 按摩伸展+輔具能解痛 腳底會長骨刺的原因,有很高的比例都是由於長期穿著錯誤的鞋子,過度的走路或站立所產生;陳奶奶正是因為長期穿高跟鞋與鬆大的鞋子走路而產生此問題。 經由蹠底按摩、蹠底伸展運動、足部輔具的處置,再加上步態訓練 後,她很訝異,走路時用力踩在腳跟的困擾明顯改善了,下肢也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