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何必搞得這麼麻煩?影片實測洗手7字訣+洗20秒才能讓手乾淨!


在此次的全球大流行傳染病-新冠肺炎(COVID-19)上,有一件事情不斷的被宣導,那就是「勤洗手」!因為洗手這個動作被證實能夠有效去除手上所沾染病菌,可避免病菌隨著手的觸碰被感染到,或是成為散播病菌的幫手。

1隻手就有150種細菌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用偵查細菌 DNA 的方式,發現了每人手上的細菌種類大約有 150 種,此研究共有 51 名大學生參與,研究人員從他們的手上發現了近 5000 千種不同的細菌,而且左右手所沾染到的細菌還不一樣,這是因為跟慣用手的使用有關。 

另有研究也表示,平均每個人的雙手都攜帶 1000 萬個細菌,甚至比電梯扶手、公園長椅還要髒。 

由以上數據來看,「洗手」真的是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沒有人想要帶著細菌移動,成為散播者。但通常我們用清水洗手僅能除去肉眼可見的髒污,卻清不掉細菌和病毒喔! 

把手洗乾淨才不麻煩! 

自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和各專業醫師都不斷在粉絲專頁,或是個人專頁呼籲大家要勤洗手,為的就是要保護大家不受到感染,也阻斷病菌的散播。

其實洗手是很有講究的,遵守下列 2 項關鍵,才能夠把手洗乾淨: 
1. 至少洗超過 20 秒 
婦產科名醫鄭丞傑教授就在臉書上分享一則影片,講明了為什麼用肥皂洗手至少 20 秒才有效!


影片中他們使用了特殊乳液(在紫光燈照射下會呈現螢光)作為細菌。第一次先使用清水洗手,然後又在紫光燈照射下,會發現雙手仍有螢光色。



然後又測試了用肥皂洗了 5 秒跟 10 秒手的差別,還是發現雙手的螢光顏料仍未被洗掉!



最後一次是試驗用肥皂洗手 20 秒,才將手上的螢光顏料給洗掉!




2. 洗手 7 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醫師也在臉書上分享,關於洗手步驟「內、外、夾、弓、大、立、腕」為何如此重要的影片。

影片中可看見帶著白色乳膠手套的一雙手,然後使用黑色顏料擠在手掌處。





接著開始示範「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步驟,透過黑色顏料可發現,肥皂會洗到的地方,要經過這 7 個步驟才會看見手套全面沾染黑色顏料。




張志華醫師表示,不要小看洗手這個簡單動作,裡頭可以藏有很大的學問,建議整個過程需要搓洗 40~ 60 秒,才能算是有效的洗手喔!


附上衛福部的洗手教學影片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7594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腳痛讓你寸步難行?觀察疼痛位置,專家告訴你哪些習慣要改!

後跟痛≠足跟痛!足踝專科名醫教你拯救腳跟痛

腰酸背痛?「躺姿扭轉式瑜珈」伸展背部和脊椎還能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