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退化關節炎:一年一針長效玻尿酸 健保開始給付



長效玻尿酸有健保給付

在美國,有超過900萬人罹患膝退化性關節炎,高齡者及女性居多,病程會關節軟骨磨損、骨刺增生、軟骨下骨硬化,臨床症狀會有膝關節疼痛、卡卡不好動、有聲音、易僵硬,嚴重者會關節變形及遽痛,保守治療無效需骨科專科施行關節鏡或關節置換手術。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包含:藥物、復健、玻尿酸、PRP注射、護具使用等。其中玻尿酸注射以往健保給付為半年3~5針劑型,2020年5月1日起,長效一年一針劑型玻尿酸開始納入健保給付

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部主任醫師孫淑芬2017年發表於國際骨科頂尖期刊的研究顯示,台灣製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衛部醫器製第004511號)優於美國製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可以達到更好的止痛及膝蓋功能指標,為實證醫學Level I第一等級認證。此健保給付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同時有歐盟CE認證。

根據其他臨床試驗結果指出,此健保給付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最高具有長達1年效能,每年僅需施打1次,而美國製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效期僅為半年。

玻尿酸普遍存在活動關節的關節液中,當退化後,身體製造的玻尿酸會減少,所以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以繼續提供關節潤滑、避震、保護軟骨細胞及誘導內源性玻尿酸自我產生。


長效一針玻尿酸哪裡好?

相較於多針劑型玻尿酸,長效一針玻尿酸以新型交聯技術製成,可以在關節腔中維持更久,更能抵抗身體重量擠壓及生物降解。相較傳統型玻尿酸,長效型一針玻尿酸可以減少患者施打次數、往返回診時間及注射時的感染風險,提升患者施打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復健門診即可注射玻尿酸。圖片來源:劉亦修醫師提供)


玻尿酸注射後注意事項

  1. 注射後坐姿下休息,慢慢伸直及彎曲膝蓋數下,若無不適,即可正常活動及運動,但須避免膝蓋過度運動及反覆蹲下的運動。傳統3~5針劑型玻尿酸注射後期2天會較腫脹,一針劑型玻尿酸施打腫脹天數可能較久,有不適可以口服止痛藥或冰敷以緩解不適。
  2. 一針劑型玻尿酸注射療效療效期限最高1年,1年到了可以繼續施打以達保護關節的效果。
  3. 長效一年一針劑型玻尿酸為細菌發酵製成,相較於雞冠萃取玻尿酸較不會有過敏問題,注射時宜仔細消毒注射處,即可避免感染風險。

疾病初期早點打,效果好

經醫師安排X光檢查,可協助判斷膝退化性關節炎病程為輕、中、重,研究顯示關節炎初期及中期(Kellgren Lawrence grade II-III)玻尿酸可以發揮更大效果,嚴重的膝關節炎施打玻尿酸效果會打折。


(X光檢查確定退化性關節炎:發現有骨刺增生及膝內側透明軟骨磨損。圖片來源:劉亦修醫師提供)


玻尿酸+復健運動 治療膝蓋更有效

門診當下即可注射玻尿酸,約1~3分鐘即可完成。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需搭配減重,強化膝蓋關節活動運動及股四頭肌肌力訓練

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坐姿下膝蓋慢慢伸直,口中輕數1~10,再放下,換另一隻腳。每天可分段多次練習,目標100下。若急性發炎疼痛個案可能不適合,或執行此動作會有疼痛,可請復健專科醫師評估建議。

(圖片來源:劉亦修醫師提供 繪圖:臨床心理師林珂睿)


膝蓋的透明軟骨本身沒有血管,膝關節伸直彎曲的關節活動可以造成壓力差進而使關節液滋養透明軟骨。研究顯示股四頭肌訓練來增強大腿前方肌群,可以減少退化發生;膝蓋伸直時屬於等長收縮運動,會使血壓升高,有高血壓或高齡者最好邊運動時要口中數1、2、3,避免瞬間高血壓。

復健科有許多光、電、熱療等儀器,可以搭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以減緩發炎及疼痛;復健科也有許多關節保護技巧可教導,可以減少日常生活不必要的動作及傷害預防。
膝蓋退化者適合的運動為:健走、腳踏車、游泳、軀幹核心肌群訓練等。爬山或跳繩等給膝蓋過多負擔的運動要酌量減少。腳踏車本身也會訓練到股四頭肌,但要注意騎乘時坐椅的高度不能太低,當一腳往上時膝蓋會彎曲超過90度就不適合,此時,要再把坐墊調高點,避免膝過彎出力會造成膝蓋骨(髕骨)後方易磨損退化。

生活&復健輔具調整:不坐矮椅子,小心跌倒骨折

有膝關節退化者,從坐到站容易有困難,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調整:

1.不坐沙發或矮椅子,不然會很難站起來,請選擇較硬較高的椅子,最好兩邊有扶手可以協助坐姿穩定及撐起;若捨不得換椅子,可以在沙發或矮椅子上加座墊墊高。一般居家馬桶都較低,可以考慮裝上馬桶增高墊等輔具。

全身力氣弱但又想坐馬桶如廁者,甚至有電動型的馬桶增高器可選擇,一按按鈕就可以將身體從坐姿撐到類站姿。

膝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以中高齡居多,同時容易有骨質疏鬆。而在站起時常因無力或疼痛容易跌倒,要特別小心骨鬆骨折。 所以,膝退化好好復健治療也可以預防骨折。


2.善用柺杖或助行器:使用單柺、四腳柺或助行器都可以協助分擔部分體重,減少體重直接壓迫疼痛的膝關節,步行輔具使用也可以協助平衡及防跌。千萬不要因為怕難看而不用,該用則用,康健第一,防跌優先,避免骨鬆骨折發生。步行輔具種類多,選擇可以洽詢復健專科。

健保給付規定


(圖片來源:劉亦修醫師提供)

保守治療及一般藥物治療時間累計達6個月(含)以上均無效後,至未達需置換人工膝關節之標準且經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

關節團隊醫療

退化性膝關節炎需多位專科團隊合作,一般於復健科及骨科有健保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施打;經保守治療無效或關節退化嚴重者,需考慮進行關節鏡或關節置換手術,再由復健團隊進行術後關節。

(圖片來源:劉亦修醫師提供)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364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腳痛讓你寸步難行?觀察疼痛位置,專家告訴你哪些習慣要改!

後跟痛≠足跟痛!足踝專科名醫教你拯救腳跟痛

腰酸背痛?「躺姿扭轉式瑜珈」伸展背部和脊椎還能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