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爬山…盤點日常危險行為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陳太太53歲,膝關節以前曾經骨折過,最近運動後屢屢覺得膝蓋疼痛無力,到醫院檢查,已經有創傷性骨關節炎;林奶奶只要早上拜拜後,就覺得膝蓋疼痛,到醫院就醫,醫師說雖然膝關節的軟骨沒有完全磨損,但是已經有退化性關節炎初期的症候,必須留心注意。


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雖然常見於長者,但並非年輕族群就能倖免,舉凡之前關節受過傷或長期姿勢不良,都有機會讓退化性關節炎提前發生。至於林奶奶的X光片雖然沒看出軟骨磨損,但只要會疼痛,就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警訊,同樣不能輕忽。

退化性關節炎又叫作骨關節炎,發生的原因在於關節軟骨的磨損,進而產生發炎以及疼痛,常見部位包含膝蓋髖關節腳踝或脊椎。而常聽見的「骨刺」,也是關節炎發生時,受到發炎影響而形成的贅生骨。



許多人一旦確診退化性關節炎,第一個聯想的是少動少痛少傷害,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最怕病人不動,不動短期內是少痛;但長期來說,可能加劇關節的退化。因此,正確應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應該是正確的「動」,要運動,不要勞動;要姿勢正確,避免經常跪、蹲或是過度跑、跳。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都是建議可以嘗試的運動方式。


台灣長輩許多傳統習慣 竟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誘因

包含跪著擦地、跪著拜拜,或是爬山喜歡爬稍微陡峭的路線,其實都是NG行為,建議爬山可選擇較緩的坡度或改為平地健走,不會游泳也可以在水中走路就好,另外,也可購買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所設計的特製護膝(一般運動用護膝對退化性關節炎效果不大),讓運動過程更安心、安全。

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可以退化程度給予不同的治療建議,如果初期病人,包含運動後關節會痛,或是走路走比較久之後會痛,建議可以直接用運動加上改善習慣來調整,除了上述所提正確的動、避免蹲、跪等姿勢之外,最重要的是減重,透過減輕身體的重量,來降低膝關節的負荷,此舉對減緩膝關節退化具有極佳的助益。





而若關節退化的程度較明顯,除了運動與減重之外,骨科醫師也會提供病人消炎止痛的藥物,於關節疼痛時服用。另外,對於較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也包含下列幾種積極的治療方式:
  1. 施打玻尿酸:玻尿酸(又稱為透明質酸),是一種具有高度吸水性以及黏彈性的生物性多醣體,是關節軟骨基質組成的一部分,也是關節腔潤滑液主要成分之一;關節腔中的玻尿酸可以幫助關節活動順暢、緩衝碰撞,並降低關節軟骨之間的磨損。
  2. 增生療法(PRP):透過抽取病人的血液,經特殊處理後濃縮富含血小板的血漿,萃取其中豐富的生長因子注射回關節內,促進軟骨及其他組織再生,並且減輕發炎反應。也因為是病人自己的血液,不會有排斥或者是傳染疾病的顧慮。
  3. 人工關節:通常適用關節嚴重磨損的長輩,藉由置換人工關節,再造新關節,改善活動力。有鑑於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也可在手術時接受膝關節超耐磨墊片或是髖關節選擇陶瓷人工關節,更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讓這關節可以終身使用。
  4. 矯正性截骨術:適用活動量較大的族群,藉由精密的影像技術以及3D列印所打造的手術模具,改變關節受力,也改善關節炎的症狀。也因為不是人工關節,在一定的復原期之後就可活動自如,走路跑步樣樣行。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3649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腳痛讓你寸步難行?觀察疼痛位置,專家告訴你哪些習慣要改!

喝不喝牛奶沒關係!6大原則吃足鈣質

後跟痛≠足跟痛!足踝專科名醫教你拯救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