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肚冷冰冰、軟趴趴暗示生病!日名醫2招按摩改善心血管疾病

 

【早安健康/安保徹、石原結實、福田稔(日本三大名醫)】 

按摩小腿肚可使血液循環變好


小腿肚是身體的第2顆心臟

二○○一年,我得了腦梗塞,在接受狹心症手術之前,我認識到小腿肚的按摩法。從已故的石川洋一醫師那裡,第一次體驗小腿肚按摩療法的時候,讓我痛到差點大叫出來。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當時只接受過一次按摩,但按摩小腿肚是個非常厲害的健康治療方式,如果當初讓我進行指頭按摩療法搭配小腿肚按摩法,我想即使沒有動狹心症的手術,身體狀況也會好轉。

石川醫師是在自己的手臂無法順利打點滴的時候,在偶然的情況下開始刺激小腿肚,一路觀察下來,他越來越了解到小腿肚的重要性,此後就開始指導大家小腿肚的健康法。

小腿肚是血液循環中最重要的器官位置,所以將它定義為「第2顆心臟」,這個治療的效果已經被證明。這種按摩對經濟艙症候群也非常具有功效,所以我會推薦病患採用這種按摩法來治療。 (編輯推薦:改善濕邪、水腫!捏捏小腿就能瘦的經絡淋巴按摩)

血液利用心臟如同幫浦般的運作在體內循環。心臟將動脈裡負責運送氧和營養的血液推送出去,再藉由靜脈周邊肌肉反覆收縮與放鬆所產生的壓力,讓血液把二氧化碳和老舊廢物運回心臟。離心臟很遠的腳部血液,能送回心臟的關鍵就在於小腿肚的肌肉。

容易滯留血液的是靜脈,特別是大腿以下的小腿肚是最容易滯留血液的部位。因此,小腿肚浮腫時,淋巴的流動就會跟著停滯。

採重點式按摩,尤其對血液和體液,以及淋巴的循環正常化非常有效,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好。

小腿肚按摩法有助於改善心臟病、高血壓、氣喘、畏寒和失眠的症狀。更重要的是,順著淋巴流動方向,從下到上,也就是從腳踝往大腿的方向來按摩。

從小腿肚認識自己的健康狀態

重點是要去感覺小腿肚的溫度、硬度和彈性

健康的人如同按壓年糕一般,感覺溫溫的、嫩嫩的。富有彈性。
生病的人感覺硬梆梆的。冰冰冷冷的。好像內部有腫塊一般。過於柔軟、沒有彈性。 
肩膀僵硬、頭痛小腿肚硬硬的。
高血壓熱熱的、硬硬的。如同鰹魚乾一般,整個小腿肚都很硬。 
心臟病硬硬的沒有活力,而且冷冷的。即使壓下去也不會產生抵抗感。 
腸胃不佳的人硬梆梆的、有膨脹感。(肚子也冷冷硬硬的,而且觸碰會感到疼痛)
肝臟不良的人柔軟、完全沒有抵抗感。
急性炎症、感冒熱熱的卻不硬。
畏寒、婦女疾病冷冷硬硬的。
自律神經失調症冷冷硬硬的。
糖尿病冷冷軟軟的。
腎臟病冷冷軟軟的、沒有彈性。 

※摘自《按摩小腿 擊敗萬病》石川洋一著(マキノ出版)
 
按摩小腿肚,可以改善心臟、血管和循環系統的疾病(高血壓、狹心症、心律不整和心肌梗塞等等)。但是,足關節和小腿肚發炎的時候(關節扭傷、肌肉拉傷、關節炎和靜脈炎等等),或是腳骨折1年內、發高燒的時候和容易引發血栓的手術之後,都要避免按摩。

如果是罹患腦梗塞和心肌梗塞,則要盡快積極地進行按摩。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也可按摩。沐浴後和就寢前按摩小腿肚,效果會比較好。


坐在地上進行小腿肚按摩法


坐在地上,用手環繞著小腿肚的下面,由下往上如同推擠血液一般用力揉捏。
(從腳踝開始往小腿肚方向,重複按壓與放開的向上揉捏方式)

之後,用兩手從大腿的下面開始,如同推擠血液一般,用力往上揉捏。
(從大腿的底部用兩手慢慢往上方揉捏)

左右腳分別各5次用力而緩慢地揉捏,並且重複按壓與放開的向上揉捏方式。




不同的症狀對應不同的小腿肚部位




按摩的刺激分成內側、中間和外側3種方式來進行。
小腿肚是氣的能量聚集的場所,所以按摩小腿肚基本上會產生微微舒適的疼痛感。

小腿肚坐在椅子上進行簡單的按摩方式


1.坐在椅子上,兩腳交叉。將上方腳的小腿肚內側,輕輕放在下方腳的膝蓋上,利用上方腳的上下來回移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如果再搭配腳踝如同畫圓般旋轉,會更具功效。


2.將上方腳的小腿肚中間壓在下方腳的膝蓋上,利用上方腳的上下來回移動促進血液循環。
相同地,將上方腳的小腿肚外側,輕輕放在下方腳的膝蓋上,利用上方腳的上下來回移動促進血液循環。


3.將上方腳擺成盤腿狀放在另一腳上,雙手從腳底的阿基里斯腱開始,一路揉捏到小腿肚


※仰躺著進行會更簡單。



大山度關心您的每一步

瞭解更多:utwo.com.tw

資料來源: https://www.edh.tw/article/2543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腳痛讓你寸步難行?觀察疼痛位置,專家告訴你哪些習慣要改!

後跟痛≠足跟痛!足踝專科名醫教你拯救腳跟痛

走路重心放腳尖:不知不覺練腹肌,腰椎骨盆沒毛病!